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创业者永远不失成功的机会。即使有了雅虎这样的门户,谷歌这个霸主依然能生存并壮大起来,并超越前者;同样,即使有了谷歌的生态“垄断”,但依然挡不住Facebook朝着千亿美元市值的估值膨胀;虽然有了Facebook,象GroupOn这样的团购网站照样在一群大鳄的眼皮底下野蛮生长。这就是互联网的创业环境,在国外,有创意、有创新特质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总能脱颖而出,当然,能闯出来的几率仅仅是百分之零点几,甚至更低。
中小创业网站生存堪忧
所有的创业第一关要过的是生存,第二关要过的是连续生存,第三关要过的就是规模化生存。中国虽然有百万之巨的互联网创业者群体,他们有激情,有梦想,不乏青春与热情,但创业成功并站到舞台主角的寥寥无几。
反观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的现状,第三方调查机构DCCI发布的一份《2010年中国互联网站长生存与发展状况白皮书》显示,站长生存环境堪忧,有42.2%的站长还没有任何收入,月收入不超过2500元的站长比例从2009年的60%增长到80.5%,58%的中国站长月收入都在500元以下,网络广告仍是站长盈利的主要模式,以百度联盟为代表的联盟式广告支撑了站长的日常生存。
另外一个现象也值得警惕,大多数的站长创业者都是在孤军奋战,一人全职做站的比例为19.1%,兼职做网站的比例高达47.3%,互联网创业正以门槛低、资金成本小而备受青年人追逐。一位站长感言,在近百万的创业群体中,心态不端正,不少人抱着赚快钱的思路运营,对时下时髦的热门商业模式和概念频繁模仿、抄袭,导航站热就涌入导航领域,社区热就扎堆社区,现在团购流行了,一下子又冒出数千家团购。整体看,缺乏一个持续健康经营的模式。
百度联盟重视互联网生态圈建设
作为与中小网站创业者打交道最多的百度联盟,对互联网创业者的生存状态更为熟悉。百度联盟总经理褚达晨表示,创业者迷茫的症结可能在于缺乏一套有效的扶持体系。过去大企业对于行业生态体系的建设还不够重视,恶劣的生存环境会破坏创新的土壤,导致打擦边球、盲目跟风、过于追逐短期利益等现象丛生,造成了当下的部分互联网创业者的尴尬。
建立针对创业者的孵化和帮扶平台和机制已是当务之急。否则“站长已死”、“垮掉的一代”将不再是警告,而将变成事实。
2010年,百度联盟两次提升网盟的分成比例,为站长创业者“输血”。在4月份的联盟峰会上发布了三项举措,其中包括推广分成比例平均提高10-15个百分点,而后的10月27日,再度出手网盟优质推广位分成奖励政策,给予5%-15%的分成奖励。但这些也仅仅能改善站长的生存现状,不足以扭转互联网创业者的经营方向和成败的方向。事实上,经过调查发现,收益虽说决定创业项目的命运,但成长更是创业者难以突破的瓶颈,缺乏方向,左右摇摆,都让创业者裹足不前,而这要比收入菲薄更可怕。
如何对优质的创业项目进行引导,对真正的创新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帮助,这是百度联盟2010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褚达晨表示,让优质的网站浮出水面,即是“优质媒体平台”的定位和转变的初衷。“2010年,百度对联盟成员的结构和质量进行了梳理和优化。比如垃圾站虽然能转换流量,但不是值得提倡的,而优质的网站则是未来大力扶持,并注入资源、资金和品牌培养的种子选手。”
针对这个话题,也有一番生动的描述:“很多人做的东西既不独特,又没有竞争门槛,打擦边球、起哄、违规,就像城市里的违章建筑。违章建筑也有权利生存,但是整体上来说它是不合规律的,没听说一个违章建筑后来变成一个摩天大楼的”。
互联网创业者俱乐部为创业者铺路
在中国,互联网创业者的生存状况远比国外复杂,模仿抄袭遏制创新,缺乏健康的创业生态环境。如果将互联网比作一片汪洋,那么这些网络创业者就是随波逐流的浮萍。没有独特的技术和创新的模式,缺乏独立生长的能力,难以深深扎根并成长壮大。而最根本的是,创业者缺乏一个扶持的平台。百度联盟这个网络联盟行业里的“执牛耳者”,正探索扶植创业者的机制和平台,试图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寻找到一条“出路”。
互联网创业者俱乐部的成立可看作是搜寻答案的一次尝试。去年,百度发起并成立了这一非盈利性的组织,目的是解决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一直面临的障碍,为站长提供收益、沟通、成长、融资多方面的支持。这一举措也受到了各地站长群体的追捧和欢迎,经验分享、技术趋势研究、资源人脉关系的拓展,甚至为不同阶段的创业者提供资源和融资等服务,与风投牵线搭桥。
一位资深互联网人士表示,有“创业讲师”之称的李开复以“创新工场”的平台模式探索孵化器,但毕竟进入门槛高,能走进“工场”的项目寥寥无几。最具价值的应该是建立一套软性环境和平台机制,让创业者能得到快速成长。